作为传统银行信贷模式的重要补充,金融租赁在航空航运、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实体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租赁行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如何在转型中既实现业务发展,又有效防范风险,成为行业的共同课题。
从经济社会转型趋势中寻找发力点
新发展理念,无疑是租赁行业探寻新路的重要遵循。
近日,在了解到湖北省武汉市某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项目存在资金需求后,湖北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金租”)主动上门对接,为客户定制专业金融租赁方案,提供资金支持。
据湖北金租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目治理面积约为86公顷,主要是消除矿区地灾隐患,修复生态环境。项目实施后,该地将新增边坡绿化面积约7.5公顷,新增林地面积约7.4公顷。通过改良土壤、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使矿区部分土地转化为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面积及价值,促进矿区生态系统可持续良性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据记者了解,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方向或目标,金融租赁公司都在积极从相关领域寻找机遇,开展业务。
“我们在转型中始终注重从国家政策导向中去挖掘市场机遇,从经济社会转型趋势中去寻找发力点。”某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说。
实践中,浙银金租围绕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普惠租赁业务、山区26县区域业务等;中信金租在乘用车领域加大创新,不断整合厂商与平台资源,探索面向个人消费者群体的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在提供的车辆产品中,增加新能源乘用车品类,提升乘用车服务的绿色指数;湖北金租做好光伏业务全面铺开的各项准备,截至今年2月,实现新能源直租业务投放3.66亿元。
“小”处着手 错位竞争
在业内人士看来,确定转型方向后,如何在众多选择中找到适合自身的细分市场,是最关键和最困难的一步。
“谈及租赁业转型,专业化是一个永恒话题。但坦白讲,在行业发展初期,专业化更多地停留在口头上,真正将专业化作为发展主线的租赁公司并不多。”有金融租赁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在选择细分市场时,切忌大而全,要从‘小’处着手,错位竞争,避免盲目跟风。”
从目前租赁行业实践看,专业化转型道路呈现差异化特点。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各家租赁公司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也因此形成不同特色的专属业务模式。比如,有些公司资本实力雄厚,在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单笔金额较大的高价值标的物租赁方面有优势;一些租赁公司依托股东产业背景或产业运营优势,在深耕细分产业、构建产融生态圈方面有优势;还有一些租赁公司大力拓展小微租赁、厂商供应链租赁等小额分散类业务,形成以小微零售为主要方向的转型路径。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交银金租”)增设“交银科技租赁业务中心”,专门聚焦长三角科技型企业,为其提供服务并逐步向全国拓展。此外,交银金租不断优化展业模式,增设新基建(新能源)、普惠(科技)租赁业务中心,从健全支撑转型发展的组织架构着手,破除部门边界和协同壁垒;同时,主动挖掘客户需求,创新研发与细分行业、客户经营特征相匹配的金融租赁产品,持续加快创新转型步伐。
再以中信金租为例,该公司聚焦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芯片产业链、新能源制造产业链、医疗产业链等推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充分发挥金融租赁集融资、融物于一身的优势。
坚持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是金融租赁行业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专家表示,对于整个金融租赁行业来说,推进数字化建设,以科技力量推动转型发展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一般而言,金融租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聚焦于业务流程以及场景化营销等方面,目前,行业已经有相关实践。比如,浙银金租重点打造场景化业务营销、智能化资产管控、自动化项目审批“三大运用场景”,由此实现数字化、场景化、批量化获客,目前,该公司80%以上的客户通过线上渠道获取服务。浦银金租上线“航空航运资产智能管理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实现对航空航运资产一体化实时监控和预警,构建了从“在建—运营—退租”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动态管理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租赁行业直面数字化转型浪潮,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以科技驱动自身业务转型,切实提高数字技术与租赁业务深度融合,这也是金融租赁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