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某林业公司近日获得了来自湖北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5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其碳汇造林项目;中建投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也向广东某光伏风电项目总承包商投放融资租赁款,支持其光伏风电项目建设。中核紫云能源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此前,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对该公司开展的光伏项目提供了7.2亿元的资金支持。
这些新项目的落地只是租赁行业诠释绿色担当的缩影。据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统计,目前,70家金融租赁公司中,至少有30家将绿色租赁列为主要业务,占比为42.9%。
当前,我国租赁行业加速回归租赁本源,与低碳产业相关的有形动产越来越受到融资租赁机构的重视。
业内人士表示,光伏电站、风电场、储能系统等新能源资产,炼煤、炼焦、炼钢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所需的设备均是理想的租赁物,运用这些资产开展租赁业务合作,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由于缺乏抵(质)押物而面临的融资难题。
绿色租赁不断发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从实体企业的角度来看,随着实现“双碳”目标部署的深入推进,环保、新能源产业或传统企业升级改造的投入巨大,融资需求快速增长,以经营性租赁的方式租入设备等资产,能够帮助企业统筹兼顾绿色化转型和轻量化运营。
从租赁公司的角度看,服务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是租赁行业实现自身高质量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租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向推动力。为此,租赁公司全方位注入“绿色基因”,立足低碳产业业务特点,构建供需匹配、专业高效、风险可控的绿色租赁发展模式。在租赁物的选择上,租赁公司也重点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优质资产项目进行布局,并更加重视新能源项目减能减排的成效。
记者了解到,上述提及的十堰市碳汇造林项目纳入了湖北省第二批绿色产业项目库和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该项目建设规模包括油橄榄种植及碳汇资源开发6万亩、现有人工林碳汇资源开发53万亩,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减少二氧化碳净排放量62万吨。
截至2021年6月末,国银租赁投资了20个风力发电项目和47个光伏发电项目,初步测算,其存量新能源电站年发电量约为673万兆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多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租赁物评估定价的合理性和流转交易的顺畅性至关重要。优质低碳资产流转交易较为顺畅,变现能力强,项目出险后的租赁物处置转让相对容易。
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显著增加
2022年伊始,租赁公司的绿色债券项目加速落地。
广州小鹏汽车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单碳中和汽车租赁资产支持证券(ABS),具体名称为“长城嘉信—国君—小鹏融资租赁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项目总规模为7.75亿元;上汽通用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分别发行了总规模5亿元和10.3亿元的绿色汽车租赁资产支持票据(ABN)。3月初,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公开发行了2022年第一期绿色公司债券(蓝色债券),发行规模为10亿元。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融资租赁行业绿色债券的发行工作稳步推进,发行规模显著增加。
据中国外资租赁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年,融资租赁行业共发行绿色债券663.61亿元,在绿色债券市场中占比达10.50%。其中,金融租赁公司共发行绿色债券110亿元,融资租赁公司共发行绿色债券553.61亿元。具体来看,绿色ABS共16笔,融资总额190.11亿元,是融资租赁行业中融资最多的绿色债券种类;绿色ABN共12笔,融资总额167.50亿元。
在租赁公司加大绿色金融业务开拓力度的背后,各类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有专家提醒称,租赁公司应高度关注负债端以短期同业借款为主而绿色租赁资产期限长的错配风险,加大绿色债券、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运用力度,提升资产负债的匹配度。
防范各类潜在风险
随着绿色租赁政策环境的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租赁机构开展绿色租赁项目,绿色租赁业务同质化竞争较为明显,特别是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领域,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有“扎堆”现象。
为此,不少租赁公司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出台绿色租赁业务指导意见和操作细则,引导租赁公司根据资源禀赋确立发展方向,聚焦细分行业实施差异化发展,防止一窝蜂投入热门行业、热门企业而产生整体性的过度融资风险,提升绿色租赁服务的覆盖面和专业性。
目前,业内个别租赁公司已经将ESG、碳足迹等指标纳入风险审查和客户评估体系;但相应地,租赁公司现有的风险管控体系是否能够提前介入、准确把控、适时化解,对长周期绿色项目在投资、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每个风险点进行精准排查,需要租赁公司及时调整完善相关细则,这也是当前全行业开展绿色租赁业务面临的挑战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租赁公司应深入研判“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发展趋势,基于绿色低碳化发展视野审视业务风险,进一步探索将碳足迹、ESG引入风险审查体系,严防产业过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