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热潮的来临,金融科技一时成为当下的热点。作为融资租赁从业者的我们,不禁在思考,金融科技与融资租赁有何关系,是否有擦出火花的可能?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这个话题。
在与同行交流中,市场碰到这样一个问题:融资租赁公司在做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几个核心问题的约束。下面我们逐个问题来剖析。
1
资本约束
融资租赁是一个类金融行业,对资本消耗大,如果资本金不充足,业务开展上肯定会面临诸多障碍。即使对于股东资金充足的租赁公司来说,资本约束也尤为明显。这并非股东没有资金,而是重资本行业的ROE水平会让股东在“是否持续增资”的问题上陷入纠结。
如今经营状况良好、又具备一定规模的融资租赁公司,ROE基本处于8%~15%这个区间。ROE达到15%已经是相当高的水平了,且这种量级的ROE还是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前提下实现的。当然,仍有个别公司可能做到20%或以上,但这是凤毛麟角,极为少见。
在资本市场,资本约束带来的公司估值问题更加明显。
举个栗子,香港上市的融资租赁公司估值基本处于一点几倍的PB甚至净资产上下。除非股东投资租赁公司的初衷本就不是主要从金融上赚钱,而是用金融来获客然后赚产业的钱,否则股东会思考,同样是股权投资,为什么自己的股权投资在二级市场溢价这么低,如果纯粹从财务回报的角度出发,是否要对租赁公司持续增资呢?
由此可见,如果突破不了资本约束,那么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估值就是用PB来计算的。这也是现在PE/VC在融资租赁行业不活跃的原因之一。易鑫IPO时特别强调自己是新零售公司,而非是一家传统的融资租赁公司。(虽然从股价上来看,目前市场还是按照传统融资租赁公司给它估值)。
2
人力约束
融资租赁行业内的管理层都在感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人才却更加难寻。
的确,如果我们走的仍是租赁行业标杆企业的路线,人力成本会更高,因为此种模式对人才的综合要求更高:科班出身,财务基础扎实,既要会做营销满足客户,还要会做尽调、判断风险。
因此对已成规模的公司而言,很多时候是在高毛利和高费用之间做选择。要么人力更轻,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低毛利的大项目。虽然毛利相对较低,但运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也低。要么人力更重,不但做大项目,也做更加下沉的中小客户,甚至是小B或者零售。这样高毛利的同时,运营成本也更高。
3
管理半径约束
管理半径约束在某些程度上和人力约束是有关联的。如果公司的扩张是线性的人力叠加,那么当人力多了以后,管理难度会显著增加,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也会直线下降。随着公司发展,外部相关方也会增加,同样会增加管理压力。
人力约束和管理半径约束在事实上制约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本价值爆发。这与一些其他行业,如互联网公司的对比就很明显。
一个公司的知识积累和核心资源积累如果未能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沉淀下来,那么它大概率是很难突破管理半径约束。除非做顶层设计的高层有较高水平,能通过体系化设计将运营标准化程度提高,从而将核心资金积累在公司内而非员工身上,继而降低对大量人员的高度依赖,并形成竞争壁垒。如若不然,在资本约束和人力/管理半径约束双重作用下,公司成长边界则很难突破。
4
业务差异化
金融监管强化、市场资金收紧、融资成本上升,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着资产再融资的困难。
但实质上,对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而言,资金问题最终根源还是资产的问题。资金标准化程度相对更高,且资金市场对同一类资产的认知相对来讲更容易趋同,填满洼地的速度也更快。而资产本身的差异则需要相对更长期限的积淀,而且前提是有清晰的市场定位、战略规划和落地执行力。资金的优势更可能赢家通吃,但资产未必。
一个公司究竟做什么业务,一方面取决于资源禀赋。钱也是一种资源,一些公司股东背景好、融资能力强、资金成本低,那么做类信贷业务也无妨。在国内这样银行一家独大的金融市场,银行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市场的确需要一些其他机构来填补银行未能满足的那部分市场需求,这是客观需求。
因此只要有条件,完全做类信贷业务也是合理的。当然,对大多数融资租赁公司而言,自身的条件并非都如大型金租这样优越,并不适合完全做类信贷业务。
因此在另一方面,融资租赁公司需要结合市场趋势和自身条件,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
在做细分市场深耕的过程中,需做好开展业务和做风控的成本平衡。举例而言,我们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是一个适合深耕的领域,但大多数人听到中小微企业的第一反应是高风险、不透明。其实,这里有一个认知上的误解。
另外,我们说的中小微企业租赁业务指的是单笔50万-500万的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所说单笔放款1000万-3000万的民营企业,其实已经算是标准的中型企业了。
在民营企业市场,规模最大的那部分企业,很多都已经上市或者发过债,信息相对透明,且规模大,抗风险能力相对强。规模小的那批,全国有上千万家,老板一辈子就干这一个行当,除了这个,其他的也不太懂。并且将其做成一个稳定的生意,虽赚不了大钱,但较为稳定,也很专注。相对危险的是中间级,规模较大,却不是太大,也不是大到不能倒,赚了钱,又想着要多元化,名下公司多个,资金来往也不透明。
事实上,做50万-500万的中小微企业,风险相对来讲是可控的,企业本身也不复杂。但为何大多数金融机构不做,或者想做又做不起来?
其实,大家面临的是产出比失衡的问题。
商业上,若要不计成本的做一件事,便一定能做。就类似要把一家中小微企业的风险看透,肯定能做到,只是问题在于要花多少时间和资源去实现这个目标?这类业务对效率要求很高,但单笔业务收入又有限,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里,既操作好业务又控制好风险,这才是真正的专业价值所在。这也是此类公司需要打造标准化运营体系、信息化系统的价值所在。
那如何打造标准化运营体系、信息化系统呢?在此话题之前,大家先预览以下的融资租赁行业服务生态圈。
融资租赁行业的服务业态圈跟很多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这也是行业的重运营属性的一个原因。同时,从底层的商业逻辑上来看,融资租赁行业与其他很多行业又是类似的,尤其是与其他的金融服务领域。如此重运营的服务生态系统,强化了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金融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一
我们把视角放宽一些,会看到一股金融信息化智能化的浪潮已经来到。
在消费金融行业,以数据和算法驱动的线上业务全流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资产端的获客、征信、风控、资金投放,到资金端的对接,已高度标准化和信息化,即“智能金融”或“智慧金融”已开始逐渐成为现实。
消费金融的智能化普及快,是因为其资产端的共性强,同时数量众多且分散,投入产出比对标准化的要求也最高,而且消费金融领域的征信数据采集和提供相对成熟。既有技术成熟和外部商业要素基础,又有强烈市场需求。
而对比传统意义上的C端消费金融更靠近B端一步的领域,即小微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的市场,单笔放款1万-50万的量级,最近两三年也在快速发展。
一些新型金融科技公司在这个市场通过资产端与B2B平台、B2C平台对接批量获客。在平台的信息流基础上结合外部第三方征信数据,打造出了相对标准的金融产品线,同时在资金端线上对接金融机构,成为金融机构的批量资产导入和风控服务商。
下一步,可能金融信息化的浪潮就会加大对50万-500万这个量级的B端客户进行渗透和重塑。当然,传统意义上的大企业信贷业务,在时间进程上可能是最靠后面的,因为这类客户群体以及业务本身的个性更强、共性更弱,对线下营销的倚重也更明显。
在这股浪潮之中,信息化和智能化起到的主要作用和上文提及的三个约束问题及差异化是密切相关的,即突破资本约束、人力约束、管理半径约束,并通过细分市场选择和深耕实现业务差异化。
我们的愿景目标
在一条天花板够高的赛道,搭建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基础设施,协助行业突破成长边界。如果能达此愿景,哪怕是一定程度上做到,相信资本市场对融资租赁行业是会进行价值重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