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试点,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国内市场目前已有知识产权ABS,北京文化科技融资租赁发行的两单产品是以无形资产作为租赁物,在报价系统做的私募资产证券化产品。而在国外,知识产权证券化已延伸至电影、音乐、专利、商标等领域。据国专知识产权评估认证中心统计,在1997年到2010年期间,美国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进行融资的成交金额就高达420亿美元,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2%。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统计显示,2016年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40.4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0.2万件,较2015年增长了3.9万件,同比增长14.5%。在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27.6万件,占91.4%;非职务发明为2.6万件,占8.6%。
随着知识产权规模的加大,涉及知识产权相关的案件也在逐年增多。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同年11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为国内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随后广州、上海相继成立。此外,目前已有南京、苏州、武汉、成都四市获批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并跨区域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案件。
国内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后,知识产权的维权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客观上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知识产权资产足具规模,但其证券化产品却少之又少。原因如下:
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工作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论是跨领域的人才、成功的经验与案例等,还是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都有很多工作亟待探索和完善。北京文化科技租赁则主要针对文化细分行业开展融资租赁,且为国内第一家文化融资租赁公司,对文化类租赁资产有一定的经验。
现阶段存在大量低质量知识产权,并且估值难以界定。很多申请人盲目追求授权证书、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众多原因,导致很多知识产权申请流于形式,导致很多已获准注册的知识产权因质量原因很难能作为策略性资产发挥其市场功能。
从长远来看,随着监管部门标准、规则的明晰和配套措施的落地,加上知识产权证券化对投资者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可以预见,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朝着证券化的方向去完善知识产权的评估、信息披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