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长安镇审议通过了鼓励企业加快“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出了每年从镇财政拿出300万元,按照市1:0.2配套奖励企业“机器换人”。
今年被业界称之为中国机器人的元年,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各地政府都在引导企业大规模投资机器人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本土的机器人装备产业,另一方面,鼓励制造业企业更多地使用机器人,以替代薪酬越来越高的人工。
不过,从各地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尽管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号召不遗余力,但由于两个原因,让企业“机器换人”遇到瓶颈:首先,宏观经济活动走势不清,风险因素层出不穷,让企业家担心经济硬着陆,因此,直接影响了企业家的预期,他们投资的信心受到影响。其次,某些企业家有心规模化地更新设备,换装机器人,但由于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过高,让企业家左顾右盼、有心无力。因此,许多经济学家呼吁各地政府不能只是号召企业“机器换人”,而是应该出台更契合实际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以缓解企业的困境。
其实,从政策体系来看,各城市都不缺乏“真金白银”的财政奖励政策,不过,从财政政策的杠杆效果来判断,毕竟获得财政奖励的企业还是少数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与奖励无缘。因此,如果政府的资金换一个花法,比如,把财政资金作为激励融资租赁资本进入的引导资金、奖励资金、融资租赁活动的投保资金,杠杆化的效果应当高于奖励企业的效果。
从欧美国家和日韩经验来看,“机器换人”如果离开融资租赁这一资本运作,是根本无法规模化展开的。所以,我们不能不把融资租赁视为“机器换人”的标准配置。可以说,融资租赁如此重要,“机器换人”离不开它。而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机器换人”也不可能是一次性的,今后,还得更新和升级。在这种情况下,缺乏融资租赁这一倍受企业欢迎的资本运动,无论是“机器换人”的面积,还是速度都受到波及。
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放于活跃融资租赁这一方面,更可能导引融资租赁资本进入东莞,更可能激励融资租赁资本的成长和成熟。对于东莞这样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城市,融资租赁活动越是强劲有力,越有利于企业的“机器换人”,越是有利于资本结构的合理。